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 研究生培养 >  培养与学籍

从平凡到不凡: MTI读书分享会第三期圆满举办

    发表时间:2024-12-30


    1226日下午,威斯尼斯人官方网站8567vipMTI系列读书分享会活动之第三期读在WLA302成功举办。本期读书会以“从平凡到不凡:翻译与人生的思考”为主题,围绕路遥的经典小说《平凡的世界》和方梦之主编的《中国翻译家的故事》展开。同学们结合自身理解,展开了热烈讨论,大家纷纷从不同视角分享了对这两本书的感悟与思考,并探讨了翻译与人生之间的关系。分享会由24MTI研究生江垚同学主持,曹培会老师作为受邀嘉宾参加了此次分享会。

1.jpg

【平凡世界,不凡人生】

路遥的《平凡的世界》以质朴的语言,描绘了孙少平及其家人在黄土高原上的生活轨迹。同学们从孙少平的成长历程中,感受到了平凡人的不凡精神。他们讨论了孙少平在困苦的家庭条件下坚持求学、边学习边务农的坚韧品质,以及他在苦难中塑造的坚强内心。同学们认为,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思想的深度:它告诉我们,平凡人也可以有高尚的思想,通过努力和读书强大自己,从而改变生活,成就不凡。



“不要怕苦难!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,苦难就会给你带来崇高感。”“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,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,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。”这是路遥在书中的两句话,也是同学们在分享中频频提及的金句。他们表示,这句话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,生活中真正的勇士是那些默默无闻、勇敢面对苦难的人。苦难并非生活的终点,而是成长的必经之路。正如孙少平在书中所展现的,在逆境中不断奋斗,才能最终收获人生的充实与意义。同学们表示,他们将把这种精神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,不畏困难,勇往直前,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。



【翻译人生,传承精神】

方梦之主编的《中国翻译家的故事》则带领同学们走进了翻译大师们的世界。书中介绍了24位翻译家的生平事迹,他们肩负了不同时代的翻译使命,从鲁迅“弃医从文”的精神,到傅东华忠实原文的创作性翻译,再到杨宪益夫妇跨越半个世纪的文学翻译,展现了翻译事业的光辉历史。同学们被这些翻译家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,大家认识到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,更是文化的传播。这些翻译家以其精湛的翻译功底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,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。其中,引发大家积极讨论的翻译家是朱生豪。朱生豪先生在民族危难之际,坚持翻译莎士比亚全集,战火中译稿被烧毁,朱生豪选择重头再译,同学们被其“爱国、爱人、爱己”的执著与热爱精神深深打动。同学们一致认为,翻译精神的核心在于使命感和责任感,是值得当代译者学习的宝贵财富。



【翻译与人生:共同的追求】

虽然《平凡的世界》和《中国翻译家的故事》两部作品的主题不同,但同学们在分享中发现,它们之间存在着共同的线索:那就是对使命的执著和热爱。无论是孙少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,还是翻译家们对文化传播的使命,都体现了人类对精神价值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。

“无论是翻译还是生活,都需要一份对使命的执着和热爱。” 共读嘉宾曹老师总结道。她勉励同学们要以书籍为桥梁,汲取知识与精神力量,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内在修养,在翻译的道路上传承前辈们的精神,为文化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本次读书分享会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通过此次分享会,他们对翻译与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,也更加坚定了在翻译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决心。期待下一期读书分享会,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的阅读体验!



图文: 吴佳怡 江垚